海绵新城建设新模式探索
翔安新城为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之一,总面积15.4平方公里。其中,鼓锣流域位于厦门翔安新城海绵城市试点区核心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属于全新开发建设区域。片区的开发采用“顶层引领、系统推进、全程管控”模式,依托鼓锣公园水系下游段河道公园建设及系统治理等样板示范工程,探索了“先梳山理水,再造地营城”的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在海绵新城开发建设中的实践。
鼓锣公园水系下游段河道公园建设及系统治理项目位于鼓锣流域水系下游段,东至洪钟大道,西至新城路,南至翔安西路,北至城场路。项目占地面积约0.19平方公里,整个水系汇水面积1.68平方公里。
立足技术指标,建设海绵公园
项目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包含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等目标。水生态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90%(对应设计降雨量65.3毫米);生态岸线率不低于100%。水环境目标: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以SS计)不低于70%;河道水质不低于地表IV类水标准。水安全目标:内涝防治标准不低于50年一遇。水资源目标:雨水资源利用率不低于10%。
在技术指标的支撑下,鼓锣公园水系下游段河道公园的定位为“三位一体”的海绵公园,即:服务于翔安新城鼓锣流域的防洪排涝、缓存调蓄的海绵公园;服务于翔安新城绿地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湿地系统;服务于翔安中部板块,提升人居环境的休闲生态绿地。
践行生态理念,构建排水系统
项目所在地块开发前以水塘和农田为主,为片区天然形成的泄洪通道。项目的开发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立足构建良好山水城关系,通过5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的水文计算,在保留水系自然形态的基础上,适当拓宽原有水面(局部达到40米)。并结合景观要求在水系周边增设绿化带,确保片区蓝线和绿线的管控落实,为水留足了空间和出路。同时按照 *大限度,保持原有排水坡向为规划道路竖向标高,以尽可能不改变排水方向,平滑道路标高,减少道路低洼点,让城市河湖湿地等生态空间得到保护和修复。
在此基础上,片区开发以有效抵御50年一遇降雨(24小时降雨量为329毫米,汇水量达55.3万立方米)的内涝防治标准为目标,从传统的“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转变,从以工程措施为主向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融合转变,构建了“微、小、大”的三级排水系统,形成了健康的水生态循环设施体系。
微排水系统:对建设区域内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公园与绿地等用地进行严格的海绵指标管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达78%(对应设计降雨量35毫米),可控制水量5.8万立方米。
小排水系统:片区的雨水管网按照3年一遇的标准进行设计。同时,为达到有效抵御50年一遇24小时降雨的内涝防治标准,在已有水系行泄通道、滞蓄空间和竖向控制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内涝风险、未来排涝压力和近期道路规划,建设了城场路和洞庭南路两条地面行泄通道,确保超过城市管网设计标准的雨水能够有路径进入受纳水体。
大排水系统:鼓锣水系翔安西路断面以上汇水面积1.68平方公里,排涝能力5立方米/秒,排涝量可达43.2万立方米。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于马池塘村南侧低洼地增设调蓄水面1.75公顷(纳入蓝线控制),并沿水系周边增设绿带15公顷,共计新增有效调蓄空间约9.3万立方米。
通过“微、小、大”三级排水系统的构建,日排涝能力达到58.3万立方米,可有效抵御片区50年一遇的强降雨(汇水量55.3万立方米)。
在解决片区雨水出路问题的基础上,项目统筹兼顾雨水径流污染问题,通过在排口处设置8处雨水调蓄池和潜流人工湿地,实现对雨水径流污染的削减,并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河道的补水,提高了雨水资源利用率。
坚持去芜存菁,成就海绵典范
鼓锣流域地处“山地-平原-海湾”的过渡区域,地势起伏、水系丰富,由山体、林地、溪流、湿地、水库等不同的自然纹理元素将整体城市空间组团化,构成得天独厚的生态廊道与山水基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微地形格局。片区在开发过程中,对我国传统城市开发建设思想进行了去芜存菁的选择,摒弃了“先内涝后治涝”的旧模式,保留了“先梳山理水,再造地营城”的智慧理念,并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 *终建设出具有集中连片效应的海绵示范片区。
首先,通过保护原生态格局、留足行泄通道及调蓄空间、严格控制水文竖向,融入“先梳山理水,再造地营城”的中国传统城市开发建设思想精髓。
其次,打通行泄通道,留足调蓄空间,建设高标准的排水管网和统筹源头减排的各类海绵项目,合理构建“微、小、大”的城市内涝防治系统。
再其次,在构建内涝防治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水生态系统,净化雨水、回用雨水,并充分利用片区再生水回补生态水系。
*后,通过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管控,将海绵城市指标和要求落实于各个建设项目,并将小区地块、道路等源头各类项目与末端公园串联成整体,保障排水通道顺畅,提高片区的内涝防治水平,建设具有集中连片效应的海绵示范片区,成功探索出我国海绵新城开发建设的新模式。